资讯中心
前言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当新年第一缕阳光铺洒开来时,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2019已在身后缓缓定格,满载希望、饱含憧憬的2020正在脚下徐徐展开。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岁月年轮记录下奋斗者挥洒汗水的足印。今天让我们通过自然资源领域十大关键词一起来回顾属于我们的2019。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央要求,2019年6月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大会。
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后,自然资源部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扎实、有序推进主题教育:自然资源部党组印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先后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党组(扩大)会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召开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交流视频会,24位党组织书记围绕“强化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生态文明建设”3个专题发言;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围绕统筹落实调研任务、改进调研方式、加快调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召开部机关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办法,以更好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
全系统各单位立足自然资源部门主责主业,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起来,开展了主题征文、老照片征集、视频征集等活动,不断将主题教育引向深入。
二、国土空间规划
2019年是国土空间规划从施政理念到政策实践的关键一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要求、框架体系、实施监管、工作保障等作出规定,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
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省部级干部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讨班座谈会,听取学员代表发言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迈上新水平。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再到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承办中央组织部委托的“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绿色发展专题研究班”、召开推进“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现场会,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一步步从宏观政策走向微观实践,从基本原则走向实施细则。9月12日召开的省部级干部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讨班座谈会透露,自然资源部正牵头组织编制我国第一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0~2035年)》,综合考虑全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障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三调”攻坚战
2019年是“三调”工作的攻坚决战年。
2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的实施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方案》的印发,拉开攻坚战的序幕。随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同时,《关于调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有关内容与要求的补充通知》印发,对耕地、临时用地调查等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对相关调查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为加强过程管控并统筹推进全国工作,3月20日~4月10日,国务院三调办相关负责人陆续带队奔赴各地实地开展调研指导工作。
5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调度会在北京召开,提出要围绕坚决落实“毫不动摇、寸步不让、虚报严惩、讲清原因”十六字要求,坚守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提升质量,加快进度,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三调任务。随后,国务院三调办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时间服从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7月,国务院三调办召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调度视频会,在三调工作进入初始成果全面核查冲刺阶段,针对具体问题、关键环节、重要要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鼓劲。会议重申三调工作时间必须服从质量的核心要求,强调保证调查成果质量的基础在县级,保障核查成果质量的关键在省级。要进一步压实县级人民政府的调查主体责任,毫不动摇坚持国家立场,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坚决打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冲刺阶段攻坚战。
截至9月30日,全国2873个县级调查单元的初始调查成果已全部完成并报省级开展核查。为扎实有序推进国家级内业核查整改,国务院三调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内业核查整改阶段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做好疑问图斑整改、配合专项督察等工作作出要求。
四、新土地管理法出台
针对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201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在33个试点地区暂停实施土地管理法5个条款、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个条款,同时明确,对实践证明可行的,修改完善有关法律。
历经多年试点,2019年7月,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公开征求意见。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2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新土地管理法在充分总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多项重大突破:破除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为“多规合一”改革预留法律空间;将基本农田提升为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土地审批权限;土地督察制度正式入法。
新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配套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转让条例的修改起草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
五、多审合一、多证合一
城乡规划许可、建设用地审批与广大企业和群众利益直接相关。机构改革前,城乡规划许可、建设用地审批分别由两个部门(原城乡规划部门、原国土资源部门),依据两部法律(《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两类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按照两套程序办理。存在同类事项多头审批、重复审查、流程复杂等问题,增加了企业和群众的负担,影响了投资落地的效率。
基于此,9月17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 “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提出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多测整合、多验合一,简化报件审批材料等举措。通过“3个合并”“1个简化”,对现行用地审批和城乡规划许可审批流程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便民利企措施。
第一个合并是在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将用地预审意见、选址意见书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第二个合并是在用地报批以后,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形成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三个合并是多测整合、多验合一,将竣工验收阶段的规划核实、土地核验、不动产测绘等合并为一个验收事项。“1个简化”是指简化报件审批材料,除法定的批准文书和证书以外,地方自行设定的各类材料一律要取消。
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关部署要求,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下发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到2020年,全国试点不少于300个,各省(区、市)试点原则上不超过2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统筹编制村庄规划,将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地块,确保整治区域内耕地质量有提升、新增耕地面积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积的5%左右,并做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
整治验收后腾退的建设用地,在保障试点乡镇农民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用地的前提下,重点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
七、不动产登记提速
2019年是不动产登记加快提速年。
1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出进一步压减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措施,更加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要求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决策部署,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加强部门协作,实行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或人员集成等方式,对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系统优化,压缩登记办理时间,将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在2019年底前分别压缩至10个、5个工作日以内,2020年底前分别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要求,3月1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不动产登记流程优化图的通知》,重点针对流程相对复杂、业务办理量大的26种不动产登记类型,制作了流程优化图。3月2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银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便民利企服务合作的通知》,共推便民利企新举措,互设不动产抵押登记和抵押贷款服务点。6月17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完善信息平台网络运维环境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集成有关工作的通知》,统筹推进信息互通共享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大幅精简材料、节约成本、压缩时间、提高效率,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改革获得感。9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推广借鉴京沪不动产登记等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10月1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推动信息共享促进不动产登记和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的通知》。一系列相关举措的持续推出,为不动产登记加快提速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最严围填海管控
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印发以来,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持续以高压态势震慑违法围填海,坚决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管控围填海的系列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违法填海得到有效遏制。
5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环渤海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山东省海洋局提高政治站位,遵循自然规律,推进渤海生态修复工作,禁止伪生态、实损害工程,杜绝“盆景”项目、形象工程,坚决禁止借海洋生态修复变相实施围填海、非法占用海域。
7月31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未出现大规模违法填海现象,发现并制止违法填海行为8处,涉及海域面积约2.15公顷,目前均已移交有关执法机关依法进行查处,严管严控围填海局面得到巩固,非法用海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自然资源部按照“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要求,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开展“15天一覆盖”的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用海的苗头倾向,通报并移交涉嫌违法用海案件,坚决将违法填海消除在萌芽状态。
九、“双龙探极”
2019年是“双龙探极”的首年,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首航南极,与“雪龙”号一起“双龙探极”,开启中国极地考察新格局。
10月15日,第36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深圳起航。11月22日,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雪龙2”号抵达中山站陆缘冰外围后,利用“雪鹰12”号直升机开展卸货吊运作业,将部分物资运往中山站和内陆出发基地。考察队充分发挥“雪龙2”号破冰和机动能力强的优势,联合“雪龙”号继续向中山站破冰接近,并选择合适的卸货点开展雪地车冰面运输。11月23日,“雪龙”号利用“雪龙2”号破开的航道,抵达距离中山站10公里左右的固定冰区作业,考察队于当晚连夜开展卸货作业。在“雪龙2”号的帮助下,“雪龙”号将此次中山站冰面运输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也让此次卸货更加方便顺畅。
据悉,本次考察将充分利用海冰、海洋、陆地、空中等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多学科联合观测,实施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前期工程、开展业务化观监测、实施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完成基建收尾及站区环境整治以及常规保障、物资运输、工程建设、国际合作、科普宣传等工作,以进一步掌握南极变化对全球影响的趋势,提高我国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参与南极全球治理。
十、“问题地图”整治
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体现了国家在主权方面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2019年自然资源部门集中开展“问题地图”整治,强化公众的国家版图意识。
根据自然资源部、新闻出版署、海关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有关承印、进出口经营单位地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3月21日,山东省在青岛市举办了“问题地图”查处情况现场通报会,并在指定场所现场销毁了“问题地图”产品。
8月1日,网友反映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第39集中存在的“问题地图”,自然资源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地图审核管理规定》,对电视剧相关内容进行初步核查,发现该剧存在登载使用的地图未履行地图审核程序,同时该剧登载使用的地图存在错误表示我国藏南地区和阿克赛钦地区国界线、我国台湾岛和海南岛底色与大陆不一致、漏绘我国南海诸岛和南海断续线、克什米尔地区表示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问题。据此,自然资源部责成属地管理部门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为更好地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各类地图,自然资源部免费向公众提供标准地图服务,并于8月底开展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强化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普及规范用图意识,从源头防范“问题地图”的出现。